反腐背后的深意

发布时间: 2021-09-08      访问次数: 55

走进历史、接受洗礼,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成为这个夏天的热门“打卡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为人们追寻百年风华打开了时光闸门,第一份反腐败文件、第一次选举产生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党的十八大后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的红头文件……展览中的反腐元素格外引人关注,背后蕴藏的意味也值得深思。

展览犹如一部立体的党史书,有关反腐败工作的内容则是其中弥足重要的篇章。从1926年发布的《中央扩大会议通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到党的五大召开、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通过言简意赅的文件、透过富有历史感的黑白照片,参观者不难发现,党从初创时期就已敏锐地察觉党内混入“投机腐败分子”的危险,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更令人瞩目、引人驻足的,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果展示。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的数据图,苏荣、鲁炜、王珉、仇和等人的忏悔书……面对这些,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历史性、开创性成就。

这些以新闻图片、红头文件、数据图表来呈现的反腐败工作,背后都写满了正与邪的较量,彰显出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比如“打虎”,党的十八大以来,严肃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苏荣、张阳、房峰辉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消除重大政治隐患,有力地维护了党的团结统一。看到这些,人们更加懂得什么叫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什么叫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再如“猎狐”,展板上陈列了杨秀珠、杨进军、李华波等外逃人员归案的现场图景,而这些人因外逃时间长、涉案金额大,追逃工作写满了艰辛和曲折。以“百名红通人员”杨秀珠为例,其外逃13年、辗转多国,追逃人员就锲而不舍追了13年。

展览中丰富的反腐败元素,同时也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敲响警钟。展出的忏悔书有的虽非首次公开,但每每读来总能发人深省。王珉在忏悔书中写道,深刻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严重性,陷入深深的悔恨和自责中;黄兴国在写给党组织的信中保证,把问题讲清楚,争取组织从宽处理。无论是剖析自身蜕化变质的历程,还是讲述思想认识转变的过程,或是表达对组织、对家人的忏悔情绪,展出的忏悔书对于参观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而言,就如同上了一堂反腐课,提供了警示教育的“活教材”。

展板上几组数字格外引人关注。一组是,201212月至20212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共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444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364.1万件,结案351.4万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61.3万人。这既有力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也警醒我们,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另一组是“百名红通人员”近6年来归案的数据统计表,清晰反映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由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

百年党史就是我们党不断防止被腐化、被瓦解的历史,就是不断正风肃纪反腐、同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人和事作斗争的历史。近年来,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再到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反腐败元素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这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心所向,也提醒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