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09-12-30      访问次数: 376

关于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叶子红

[摘 要]加强高校廉政文化是全社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新时期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培养廉政文化素质人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构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树立崇廉尚廉思想意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教学科研工作之中。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意义;对策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根据《实施纲要》的精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是廉政文化“五进”的重要场所。因此,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产生,塑造文化清廉的高校形象,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廉政文化的之界定

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普遍信仰和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对人的行为具有内在驱动力。廉政文化是指人们对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活动。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文化为表现形式,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文化的内涵大致包括三个层面:(1)精神文化层面,包括廉政价值理念信念、审美情趣、政治意识等,这是廉政文化结构的核心层。(2)制度文化层面,是廉政文化的主体部分,包括规章制度、行为准则、职业道德规范等,这是廉政文化结构的中间层。(3)物质文化层面,包括必要的文化设施、教育环境等,这是廉政文化的外显部分即表层文化。廉政文化的核心层、中间层和表层三部分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廉政文化的完整体系。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廉政精神文化、廉政制度文化、廉政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共同协调发展。

高校廉政文化的核心内容必然建立在高等教育的行业基础之上,必须针对高等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实施者和受教育的对象,并凝练成具有高校特色的廉政文化内容。(1)构建具有高校行业特点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实质。高校以育人为最终目标,正确的、高尚的价值观念必须体现在教育人、塑造人的精神层面,以此约束和激励教育者自觉地实施教育行为。(2)明晰高校教育者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论是领导岗位、管理工作岗位、教学岗位或其他服务岗位的人员,无一例外,都要牢固树立廉洁奉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3)确立高校廉政文化的基本内容。如建设廉洁的学术队伍,反对和遏制学术腐败,在干部任用、规范招生、教育收费、职称评聘等方面做好工作,铲除高校滋生腐败的土壤,加强教育经费的预算和管理,加强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招投标工作,发挥教育、制度和监督各个环节的作用。

二、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新时期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金投入越来越多,基建规模、物质采购量越来越大,学校参与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同时违法违纪等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反腐败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对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高校在查处案件、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等方面有新进展,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但反腐倡廉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仍十分严峻。廉政教育只有成为文化,转化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才能成为普遍的自觉行动和无处不在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因此,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拓宽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途径,不断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培养廉政文化素质人才的需要

今天的青年学生就是未来的执政者和接班人,他们充满活力和朝气,同时也具有心理不成熟、思想可塑性、行为个性化等特征。受封建陈腐文化和西方腐朽文化观念影响,廉政意识的缺失已成为影响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障碍。他们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单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体现在行为中则表现为:一是崇拜权利与金钱,认为“用钱买分”、“关系铺路”、“紧跟领导”是实现目标的捷径。二是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如各类考试作弊、就业虚报资料、社团经费暗箱操作等。三是生活上追求高标准,奉献上追求低标准,追求西方腐朽生活方式,有的甚至持有羡腐崇腐的畸形生活观。因此,高校应重视廉政文化建设,把培养大学生廉政文化素质纳入素质教育全过程,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廉政文化素质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认清腐败现象的本质,确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是非观和诚信正直、遵纪守法的廉洁品质,使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前具备廉政文化修养,自觉培养拒腐防腐意识,成为具有廉政文化素质的人才。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辐射源,除了负有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级专门人才的责任外,还负有把握社会文化导向和团结凝聚民众的重要任务。当前,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程度与期望程度越来越高,但师德风范良莠不齐、学术腐败等现象困扰高校廉政文化,在基建工程、招生、收费等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和贪污腐败问题,使建设和谐的高等学校遭遇考验。把高校作为崇尚廉洁的阵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不仅能够缓解社会与高校之间的矛盾,而且能够发挥高校文化辐射作用,有利于社会全员廉洁意识的提高,从而对于营造崇廉尊廉的社会氛围、净化政治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构建民主公正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构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相应的长效机制提供保障。一要健全组织机构。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展所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要加强制度建设。要把校园廉政文化纳入学校制度建设中,与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相结合,同教育教学工作一起部署、落实、检查、考核。三要创新工作方法。要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正面引导、反面警示,不断创新校园廉政文化的方式方法,促进其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围绕“三大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崇廉尚廉的思想意识

党政干部、教师和大学生是高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三大主体”,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各自承担的工作、责任互不相同,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党政干部是榜样,也是受监督的重点。高校党政干部尤其是处级以上干部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也是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榜样。如果党政领导干部都勤政、廉政,做积极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模范,势必对广大教师和大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和示范效应,因此,必须加强教育,不断增强他们对廉政文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高校教师是杠杆,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不仅肩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职责,还承担着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接班人的重任,他们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很直接影响,因此,抓好高校教师这个主体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其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观念,培养他们积极、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有较强的廉政意识,真正做到廉洁奉公、勤政爱民。高校学子是社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力量,在高校期间夯实这一主体的廉政意识,对推进全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主义。

(三)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根据《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高校相关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和防止腐败的重要保证。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和完善规范权力运行的各项制度,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健全和完善:(1)“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2)干部人事管理和改革制度;(3)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制度;(4)招生制度和收费制度,实行招生录取“阳光工程”。(5)基建工程招投标、大宗物资和图书教材采购制度;(6)校务公开、院务公开制度等。真正做到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广大师生的思想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廉政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应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一是要开展校园廉政文化活动,将高校文化的丰富形式与廉政文化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创造校园廉政文化氛围和廉政文化环境,组织编写廉政文学作品,编排廉政文娱节目,并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以使师生在娱乐中接受廉政文化的陶冶。二是要发挥校园廉政文化的辐射作用,充分利用校报、学报、杂志、广播、有线电视、校园网络等现代化先进技术的传媒作用,将廉政文化融入党建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场所,让廉政文化进课堂、进宿舍、进家庭、进头脑,使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渗透到学生的课余生活,渗透到教学、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其覆盖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从而使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有广泛而浓厚的群众基础,以保持其长久的生命力。

(五)发挥高校优势,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教学、科研工作之中

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一是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把廉政文化纳入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作用,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生讲述清官廉吏的故事,剖析当前社会不正之风以及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的思想根源,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评析,使学生辨是非、明事理;适时围绕反腐倡廉开展一些专题讨论,让学生通过自省和互评,加强思想认识,形成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同时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廉政文化的内容,特别要利用法学教学平台,以法制教育促进廉政教育。高校应当根据学校党员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有重点、有目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防范腐败现象的产生。二是凭借高校的理论研究实力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以教育、制度、监督为研究方向,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和社会热点,积极开展反腐败教育、廉政制度建设、监督机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深入探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联系,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纪委)

来源:南通廉政文化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