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人的谨小慎微说起

发布时间: 2009-12-15      访问次数: 416

从古人的谨小慎微说起

陆贽是唐代以“清慎”出名的宰相。唐德宗认为他“清慎太过,诸道馈赠,一皆拒绝,恐于情不通”,并亲自指示道,如鞭花之类(马鞭上的饰物)的薄礼,“收亦无伤”。但陆贽没有顺应圣意,仍坚守他的拒贿之道,他说自己身为宰相,“居风化之首”,“贿道一开,辗转滋甚:鞭花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金璧”。大意是说,“鞭花”之类是微不足道的小贿,但若不刹住,必然出现“金璧”之类的巨贿。陆贽深知“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的道理,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任何事情都是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要想在个人道德品性修养上,做个廉洁自律的人,必须做到谨小慎微。

谨小慎微,在《辞海》里本作“敬小慎微”,说的是以谨慎态度对待细小的问题。或许有人会认为:清正廉洁无须谨小慎微,只要大方向、原则性的问题把握住,没有必要斤斤计较、小题大做。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随身只带一块布当衣服到无人居住的山中隐居修道。因只有一块布不好替换,就下山向村民乞讨另一块布;后因居住地有老鼠,再次下山向村民乞讨猫来饲养;一来二去,最后这位苦行者将山下的一个小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人的私心就是由微不足道的“一块布”起步,进而一个牵着一个,越牵越大,最终必将失去人生追求的目标。

还是回过头来看看我国历朝历代中许多清官廉吏是如何对待谨小慎微的吧:元代大学士许衡和同僚到河阳公干,正当口渴难耐之时,发现一棵梨树,同僚纷纷上前摘梨解渴,独许衡正襟危坐一旁,不为所动。同僚劝他,这是路边无主之梨,吃了没关系。许衡却严肃地说:“梨无主,难道我的心也没主吗?”至终,许衡到底没吃一个梨。

东汉南阳太守羊续,上任不久,地方一位老府丞就给他送来一条鲜鱼,未费多少口舌,羊续就收下了。老府丞私下认为,羊续有一就有二,今日收鱼,明日就收钱。几天后,他拎了更大的一条鱼至羊续家中,却遭到羊续的严厉制止。羊续指着檐梁上挂着的上次送的鱼,威声正色地告诉老府丞,那条鱼他将一直挂下去,作为一个不要再送钱送礼的活告示。后来“羊续悬鱼”成了著名的为官清廉、拒收贿赂的成语典故。

陆贽拒贿、许衡拒梨、羊续悬鱼使他们赢得了清官廉吏的美誉。对于我们来说,在反腐倡廉的今天,更应加强个人道德品性的修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不为“轻者”而心动,不为“小者”而收受,廉洁自律,谨慎从事。我们不求数十年、数百年之后成为廉风、廉吏的佳话,但求成为老百姓今日的“贴心人”。

来源:《检察日报》